“现在,我们的3D电子胸腹腔镜订单已排至今年8月,现在还有10余家医院等着要货,但场地不够引起的产能不足,反而成为企业快速发展的瓶颈。”赛诺微医疗科技(浙江)有限公司副总裁张金杰坦言,自今年4月企业的3D电子胸腹腔镜正式获批浙江省第二类创新医疗器械注册证后,正式推向市场,进入到各级医院临床试用。
早前,赛诺微的这款拳头产品已在欧洲、南美洲等国外市场销售。从市场反馈来看,产品使用效果超出预期,与常年占据国内市场的国外品牌对比丝毫不逊色。
张金杰口中刚刚获批的新产品是胸腔、腹腔镜手术中不可或缺的医疗器械设备。作为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微创手术方式,胸腹腔镜手术自引入国内后,因其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康复快等特点,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成为外科手术的一场革命。
胸腹腔镜属于内窥镜的一种,在微创手术中,它就是医生的第二双眼睛。但由于此前常规的胸腹腔镜只能展示平面图像,无法呈现物体在真实世界中的自然深度感。而3D胸腹腔镜,犹如3D电影一样,所带来的立体纵深感和层次感,能够有效帮助医生提高手术的精确性和完成度,尤其在一些复杂重建手术中效果更为明显。
此前,由于国内厂家技术缺失,造成国外几大品牌基本垄断3D全高清腹腔镜市场的情况。2017年,德国Karl Storz推出的第三代3D电子内窥镜走进国内市场,这也是目前国内使用最为广泛的一款,其市场占有率高达80%。
除了Karl Storz外,占领国内市场份额的还有日本Olympus、美国Conmed、德国B.Braun等进口品牌。国外品牌长期占据中国市场,导致终端采购价格以及维护成本较高。
“有垄断同样意味着有市场。”张金杰说,为打破外资医疗器械企业占据国内市场的局面,近年来政策端也出现加快释放医疗器械国产化进程的信号。工信部提出,2025年、2030年县级医院国产中高端医疗器械占有率分别达70%和95%。
加上国家对医疗器械国产化的扶持力度加大,高端电子内窥镜已被国家发改委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鼓励自主创新,替代进口。这意味着,九成的国外品牌市场占有率,等待着国内品牌去替代。
风口已至,如何挺进新蓝海?赛诺微医疗用了6年时间,上千次的技术研发,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你看,我们产品的顶部有个集成的设计。其中,中间的两只摄像头,就好像人的两只眼睛。上下两路独立光源,能让画面具有更丰满的深度感和立体感,真正地让医生身临其境,更好地完成手术。”张金杰说,不光如此,针对目前市面上部分3D腔镜在在操作时容易产生恶心、眩晕、视觉疲劳的现象,赛诺微解决了双镜头成像在空间和时间的一致性问题以及实现了对3D匹配精度的精准控制,避免了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出现眩晕的情况。
“与此同时,我们还实现了200毫米的大景深以及90度的大视场角,首创性地在胸腹腔镜上实现了光源前置,并解决了胸腹腔镜术中起雾的行业难题,通过软件算法实现了3D降噪、血管增强、边缘增强等功能,这些都为我们市场的拓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张金杰说,目前该产品已拿下三个发明专利,预计今年销售额将突破2000万元。
目前,赛诺微已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的转变,“未来,我们还将朝着3D与4K结合,3D与荧光相结合的路线持续发展,从并跑逐步实现领跑。力争到2025年,全球3D电子胸腹腔镜的市场占有率超过10%”。张金杰说。
企业家感言:
医疗行业的创业不仅源于激情,更源于使命和责任,贵在长期坚持,比的不仅是速度和效率,更是使命担当。同时也离不开一个对创业友好的环境,包括政府的产业政策、人才政策、金融政策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更离不开家人的理解、包容和支持。希望通过创新科技和高效运营,为世界提供简单易用、高品质、高性能并用得起的尖端外科手术器械,让科技温暖生命。——赛诺微医疗科技(浙江)有限公司副总裁 张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