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26日,第十三届中国微创介入医学学术大会(2021CMIC)在北京隆重召开!
作为“精准消融”理念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同时也是国内唯一拥有陡脉冲、微波、射频三款肿瘤消融产品的公司,赛诺微应邀参会,创始人张金迪作了题为《精准消融助力肿瘤微创治疗》的主题分享。
“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1929万例,其中中国新发癌症457万人,占全球23.7%,由于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癌症新发人数远超世界其他国家。面对这样的局面,除了现有的肿瘤治疗方式,我们需要拿出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的解决方案。”张金迪首先分享了一组全球新发癌症病例数据。
张金迪表示,随着消融技术的不断进步、消融治疗理念的革新,消融治疗在各种实体肿瘤的治疗中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年来,国内外权威机构发布了多项肿瘤消融指南,随着消融治疗临床应用的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的逐渐增加,肿瘤消融有望成为早期实体肿瘤治疗的首选方法之一,逐步取代外科手术,同时也有望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起到主导作用。
当然,肿瘤消融技术在现阶段也遇到了一些困境,比如一致性较差、存在组织间差异和个体差异,同时消融过程中也存在断针等安全问题以及对关联健康的组织伤害等副作用,而如何去解决好这些问题,赛诺微有自己的答案——精准消融。“精准”包括满足不同瘤种、器官对消融技术的精准选择,消融一致性的精准控制以及对手术安全性的精确把控。
有了“精准消融”这个答案,如何确保真正做到“精准”,背后又需要什么样的消融技术做支撑呢?张金迪分享了赛诺微目前在精准消融上的成果。
赛诺微一直专注于肿瘤介入治疗这一领域,公司自主研发的Dophi®系列消融产品——陡脉冲治疗仪、微波消融仪、射频消融仪已取得CE、FDA、NMPA批准上市,并开展了大量的临床手术,其性能表现和手术效果获得了国际顶级肿瘤介入医生们的认可和肯定。
作为全球第二款获CE认证的新一代电穿孔设备,Dophi®陡脉冲治疗仪整合心电模块,让设备更小型化、轻量化;超强高压(1万伏)隔离技术,保证了设备的稳定运行和手术的安全性;电极热电偶设计,实现温度监测,可有效防止针体异常发热,避免组织的热损伤;实时监测显示电流/电压/阻抗/R波同步信号,术中可随时中止消融,进行方案的重置。足够的技术实力,让Dophi®陡脉冲治疗仪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手术量已突破100例,在胰腺癌等难治性肿瘤治疗上打破国际巨头的垄断地位。
Dophi®微波消融仪的消融天线打破冷却循环水不能达到针尖的技术壁垒和工艺难题,微波消融常见的熔针、断针不良事件基本消失,并开发了独家专利的天线技术,获得了安全可控、精准一致的更趋完美的球形消融效果。Dophi®微波消融仪目前在全球已进行了数万例的临床手术,仅2021年在德国、奥地利、瑞士等国家的手术量就突破了1000例。这些数字就是证明赛诺微产品质量的最好注脚。
Dophi®射频消融仪搭载自主研发的高精度阻抗控制算法,可实时监测组织阻抗,自动调节输出功率,有效减缓组织碳化,使能量高效向外传输;支持三通道消融,解决了大肿瘤消融难题;自动模式、功率模式、温度模式三种工作模式,可满足大肿瘤、移动式、针道等多种消融需求。此外,配置了19G消融电极,可实现更精准、创伤更小的肿瘤消融。
在海外,Dophi®消融系列产品已在美国迈阿密Baptist医院、法国古斯塔夫·鲁西肿瘤研究院、德国雷根斯堡大学医院、意大利罗马杰美利大学医院、西班牙托莱多医院等全球知名的临床及科研机构进行临床应用,并成功完成数万例的临床手术。同时,联合国际知名介入治疗学专家共同打造中外精准消融技术交流平台,定期举办研讨会分享技术发展和临床经验,助推精准消融在全球的普及应用。
Dophi®陡脉冲治疗仪在德国雷根斯堡大学医院
成功为1位肝转移癌患者完成了近门静脉肝癌消融手术
美国顶级介入科医生Dr.Raj使用Dophi®微波消融仪
法国顶级肿瘤介入专家Thierry de Baere教授
与赛诺微交流Dophi®使用体验
德国介入放射学会创始人Helmberger教授
使用Dophi®进行肿瘤消融手术
意大利顶级介入放射科Roberto lezzi教授
使用Dophi®进行肿瘤消融手术
在国内,赛诺微用于肝脏、甲状腺、乳腺等肿瘤及静脉曲张治疗的Dophi®射频消融产品已逐步开始在国内市场推广和布局。同时,凭借在消融技术上的突破,赛诺微协同知名临床机构和专家攻坚克难,从各个方面和细节充实完善肿瘤消融的实践,助力国家级医学项目建设。
联合西安交大一附院助力国家医学中心建设项目——“内镜下高频复合高压电脉冲肿瘤微创消融设备的研发及临床应用推广”
Dophi®射频消融仪助力第四十六期肿瘤消融治疗技术
专项能力培训项目
最后,张金迪表示,在消融治疗领域,中国已有经验丰富的医院和医生,赛诺微也将继续在该领域攻坚克难,让精准消融惠及更多患者,成为中国在世界肿瘤治疗领域的一张“新名片”。
大会背景
第十三届中国微创介入医学学术大会(2021CMIC),是在科技部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指导下,由肿瘤微创治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暨中关村肿瘤微创治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北京医师协会介入放射学专业医师分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大学第一、第三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第四、第五医学中心、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北京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医学影像研究所、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大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承办;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为指导单位。